路在何方(下)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厲有為 中共深圳市委原書記

路在何方?

由舊時的蘇聯傳給我們的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社會主義有私有制,資本主義有公有制(如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上市前就是百分之百沙特國有。沙特是社會主義國家嗎?)對私有經濟(民營經濟)該不該與公有經濟在法律、政策、制度等等方面都一視同仁?還是在法律政策上對民營經濟低人一等,在資源配置上厚公薄民呢?目前這種情況在地方政府官員中是較為普遍存在的。我們又站在十字路口。

路在何方?

我們國家權威的社會科學機構的領導人,大談階級鬥爭,來勢洶洶,彷彿誰不同意他的階級鬥爭觀點誰就是階級敵人。還有人寫文章說,前三十年消滅了資產階級,後三十年又培養了一個資產階級;前三十年消滅了剝削,後三十年到處都是剝削。我們怎麼看待資產階級?怎麼看待剝削?怎麼看待階級鬥爭?這是迴避不了也無法迴避的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勞動創造價值說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告訴我們,勞動必須與資本結合才能創造價值,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勞動離不開資本,資本也離不開勞動,只有二者結合,才能創造價值、創造社會財富。二者是和諧共處關係、和合共生關係,是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管是簡單勞動還是複雜勞動,不管是農業勞動、工業勞動還是服務業勞動,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不管是使用價值還是交換價值都是如此。

由此,我們引出什麼結論呢?就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和諧共處、和合共生、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關係呢?還是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關係呢?

在習總書記大力倡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況下,我們在國內是搞階級鬥爭還是建設中國公民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站在十字路口。

路在何方?

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有沒有矛盾?有沒有對立的利益訴求?有沒有鬥爭?有!肯定是有。我們是用和平方式、用法律手段加行政手段來解決矛盾和不同的利益訴求呢?還是大搞階級鬥爭,用批鬥、打倒、剝奪甚至是消滅的方式去解決矛盾呢?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是在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下,互相依存的契約關係?還是工人階級被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的關係?我們仍然站在十字路口。

路在何方?

資產階級在我們的語境中已經是負面的詞意了。我給它一個新的稱謂;有產的勞動階層。

我們是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實踐中實事求是地總結出符合客觀實際的道理加以實施?還是不看實踐抱着舊的框框、舊的教條、舊的理念不放?我們仍然站在十字路口。

路在何方?

就當前形勢,用孫立平的話說是:四面埋伏,八面楚歌。外部壓力大增。我認為任何外部壓力都不會壓垮我們!關鍵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有人說,美國壓中國什麼籌碼都加上了,還有一個籌碼:就是等着中國在外部壓力下犯錯誤,自己垮台。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最容易犯的是什麼錯誤呢?我認為最容易犯的是左的錯誤。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這個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是穩定民心,其中關鍵的又是穩定企業家的民心,使他們覺得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都得到政府法律的確實保障,便死心塌地的在國內拚搏、投資、發展。因而,就可以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等。而不是像某大學教授所說民營企業家的心態那樣:「需要我們是你們不得已的選擇,消滅我們是你們的神聖使命。」如果他們對前景充滿恐懼和擔心,我們將如何振興中華,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

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路在像改革開放初期那樣,要下決心進行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突破,從理論認知、法律制度、實際工作上的突破!

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有所作為!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續昨日,全文完。)

来自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