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父親摔了陶鑄的電話”的源代码
←
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父親摔了陶鑄的電話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12、父亲摔了陶铸的电话 我父亲五五年从海南调到广州,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 长。几个月后华南分局撤销,改称广东省委。一年多后,宣传部部长 王匡*调《上游》杂志,我父亲任部长。这种调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 为《上游》很重要,这杂志相当于北京的《红旗》。此外,陶铸写东西靠王匡,王匡调《上游》,时间就集中了。另一方面,按照战争时 期的传统,宣传部长得配合书记抓中心工作。所谓配合,不是说两个人得在一起,而是,宣传部长以不同角度作同样的事,发现问题,讨论,总结,便好指导全省的工作。赵紫阳*同志主持广东的农业工作, 而王匡不熟悉农业,配合不起来,彼此都烦恼。 我父亲熟悉农业,和赵紫阳同志配合得相当自如。私下的时候, 两人无话不谈。父亲写过,“一天下午,紫阳同志专程来大石看我, 俩人在珠江边漫步,曾经繁盛的鱼米之乡,现在两岸百姓衣食窘迫。 近黄昏了,夕阳流金,大江凝重,紫阳叹气: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呢, 真是没想到啊!我说:是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 这个时候,大家开始思考,社会主义应该怎么搞。”父亲又讲过,一 次,他在顺德,住在一个搭在河涌上的茅寮里。赵紫阳过来看他,晚上,两人一人一把大葵扇一个大搪瓷口缸,里面装满浓茶,葵扇噼里 啪啦打着蚊子,一直聊到天亮。 “谈什么?”我问。 “什么都谈,具体谈什么,反倒记不是那么清楚了。” “总有个范围吧?” “记不清了,经济形势刚好转,中国的事情是这样,经济刚好过 来,政治上的事情又瞎搞一通,大家都忧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在我心里,我把我父亲和赵紫阳的关系归纳为私交不深,但两个 人在大事上心灵相通,单独在一起便可以无所不谈的那一类。及赵紫 阳当了总理,又当了总书记,我便有点纳闷,问父亲道,“赵紫阳上 去了,他为什么不用你?” “不同的领导人,用人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陶铸用有能力的干部, 赵紫阳用顺手的干部。两个人的思路不一样。”父亲说。 “你不顺手吗?” “陶铸批评我,说,‘你这个人就是自由主义,你的资历,你的 经验,你的能力都摆在那里,你做什么事都可以做好。你这个人就是 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自由主义,这样怎么行!’我说,‘陶铸同志,你知道我的,我不理解的我就做不来的。’” ”哇,你敢这么说啊!那他怎么说?” “他真生气了,说,‘你出去!’把我赶出了他的办公室。”我突然就记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我问他,“爸爸,我记得你摔过一次电话,那是怎么一回事?” “我摔过电话吗?不记得了。”他说。 “你摔了电话,在那里气呼呼,妈妈进来收拾打扫碎片,妈妈说, ‘是陶铸同志啊!你怎么可以这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家里有人提 到了陶铸,所以我记得。” “是吗?是的话,那可能是粮食问题吧。有一次,我和李大姐* 出外,出广州不久路边就看到倒下的人,我说,‘回去。’大姐说,‘这事得马上汇报才好。’回到省委,我们两个人直接去找陶铸,到了门口,大姐说,‘南生,你先进去,你才说得清楚。’大姐有点怕陶铸。 我向陶铸同志汇报了,他只说了一句话,‘不准提粮食问题’。后来我 才知道根本的原因是庐山会议刚刚结束,在会上陶铸被点了名。” 父亲说的李大姐叫李坚真,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北戴河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 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到 1958 年 10 月底,全国农村共建立人民公 社 26576 个,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 99.1‰。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已基本 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成立伴随着大跃进,在那段时间,军 事组织建制引入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大办钢铁,大办农业,大办水利, 农村的劳动力可以向军队一样部署调动,民众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通 过办公共食堂、托儿所、养老院改造为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生活。 从决议到开始饿死人,时间不过半年左右。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所有的人心潮逐浪,大跃进的指标节节升 高,上报的收获高,征购也高;另一方面,公共食堂的制度造成了粮 食大量浪费。 看过一些资料后,我问父亲,我说,“爸爸,我看过纪念陶铸诞 辰 100 周年那本书,杨应彬*回忆自己在五八年上半年参加中南区六 省农业书记会议的情况,他说,当时广东的早稻收割比别的省早,平 均亩产 380 斤,这个数字报出来,湖北的同志说,不可能,我们的亩 产 5000 斤。晚上,赵紫阳和陶铸通电话,他们最后定的调子是不能 报太多,争取晚造翻一番,或者翻半番。相对而言,广东应该算是最 不跟风的一个省份了。怎么后来一下子都疯了?” 我说的意思是,那时,农业战线传来喜讯频传,湖北省的长风农 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 15361 斤,放了一个大“卫星”。天津市的东 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 12 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 人,主席参观过,又开放让群众参观。湖北省参加开会的同志说亩产 5000 斤的说法实在是很收敛的了。广东省在这个时候定的调子是争 取晚造翻一番,或者翻半番。380 斤翻半番是 570 斤,翻一番是 760 斤,广东那个时候坚守常识的冷静无以伦比。 父亲说,“钱学森*有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讲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 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他的算法得出的结论是粮食的亩 产可以达到几十万斤。那天在省委五楼的会议室,陶铸把报纸重重拍 在桌上,说,‘没办法了,我们也干吧。’” 我查了一下,钱学森的文章发表在五八年六月中。 “广东就是这么干起来的。”父亲说。 “陶铸说你自由主义是在这段时间吗?”我问。 “这之后,我不太相信,但我也不能说。有些人是被迫,有些人 就是喜欢做这种事,这种事我做不来,我看不起那些做这种事情的人。” 父亲说。五八年下半年,广东各地放卫星,把粮食产量都说得很高,上面 验收,稻田真的是当场开镰,当场过秤,当场宣布验收结果。公社食 堂一天三顿干粮,报刊杂志有图片,有画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 事让所有人精神亢奋热血沸腾。 后人来看这些事,荒唐得不可置信。真可怜,常识果然是有理想 的人最容易随意抛弃的东西。 粮食产量高,粮食征购指标自然也高,到了五九年一月份征购任 务没法完成,陶铸坐不住了。一月中旬,陶铸带队到东莞反瞒产,一 月下旬,赵紫阳到了雷州半岛。他们居然真的挖出了粮食。五九年二 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广东的调查报告,同月,稍晚些日子,毛主席 亲自写按语,中共中央把赵紫阳给广东省委的报告作为反瞒产经验转 发给了全党。 反瞒产把农村的粮食抽走了,农村的饥荒随即发生,时间又过了 一个月,风声传到了省委,五九年三月至四月间,广东省委召开专门 会议,终于得出五八年的产量没有原来报告那么多,征了过头粮的结论,省委给中央打报告,提出向农民让步,停止反瞒产。 广东省委五九年一月反瞒产,二月中央转发反瞒产经验,三月广 东自己发现问题,四月向中央报告承认头脑发热,五月发出《关于立 即全面检查和采取有效措施消灭和遏制水肿病的紧急指示》,同时采 取了许多办法。而后,陶铸多次在群众场合向人民检讨,多么迅速的反思,同时采取了那么多措施,即使如此,广东还是饿死了很多人。 而中国更像一个脱线的气球继续在高空飘扬,越飘越高。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至八月一日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七月十四日,政治局委员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陈述意见。会议 主题由纠“左”演变为反右。8 月 2 日至 16 日举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通 过决议,认定彭、黄、张、周*犯了“具有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 义性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随即在全党范围内展开大规模 的“反右倾”斗争。 在庐山会议上陶铸被点名批评。 父亲不愿意讲述五三年以后的事情,因此我要知道得多一些就得 凭借我已经知道的往下问,或者去找资料,然后拼拼图。在我父亲口 述的“我所经历的经济特区的决策过程”*里有一段话说,“原来彭德 怀的事发生了,我不知道,我后来知道彭德怀的事一出,谁也不敢讲 话了。陶铸、赵紫阳他们从庐山开完会回来,紧张得不得了,陶铸都 被点名了。我赶回去,他们也不肯说话。” 庐山会议的时间是 1959 年 7 月 2 日至 8 月 6 日。父亲说,“我赶回去,他们也不肯说话”指的就是他和李坚真车子出了广州又赶回来 的那一次。那一次是口头汇报。 陶铸说,不准提粮食问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我父亲不知道 在庐山上陶铸被点了名,却听到陶铸不准提粮食问题的回答,心中窝 火,越想越气愤,这就是他在家里摔陶铸电话的原因。 我问,“真的就不提粮食问题了?” 父亲说,“陶、赵口头上还是说不要提粮食问题,但采取了很多 措施办法。” 父亲曾说过,“还有很多事情是得留给历史的,我讲不合适的, 我就不讲了。”他遵守了他的原则,除非我追问,他不会讲。但他却 也不想我糊糊涂涂,没有是非,他说,“要弄明白那三年的事情,你 得从五三年就开始看。” *王匡(1917-2003),广东东莞人。1938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研究院哲 学研究员,江汉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科长、部长,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秘书,新华社临时 总社国内部副主任,刘邓大军前线记者团记者,广州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新闻出版处副处 长,处长,新华通讯社华南总分社社长,南方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宣传部 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文化革命后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第一社长、中共港澳工委书记,国务院港澳办 公室顾问。 *赵紫阳(1919--2005),河南滑县人,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 年参加 革命工作,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赵紫阳同志在 地方先后担任过中共县委、地委、省委主要领导职务,1979 年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 年任国务院付总理,1983 年任国务院总理,增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7 年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 年 6 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撤销所有职务。 *李大姐即李坚真(1907—1992),女,广东丰顺县小胜镇大南村人 1926 年参加农民运 动,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武装暴动。1929 年转移到闽西,先后任饶和埔中心县委书记、长汀县委书记、福建省委委员、妇女部部长、苏维埃中央执委、中央妇女部部长。1934 年参加红军长征,在中央直属机关“红军纵队”司令部任民运科长、干部休养连指导员。此后 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妇女部长,长江局东南分局妇女部部长、民运部部 长,华东局妇委书记,山东分局妇委书记,全国妇联执委,中共中南局任军政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土改工作团团长、党组书记,中共粤中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 记处书记兼监委书记,中共中央监委委员,广东省革委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先后被选为中顾委委员,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应彬(1921--2015)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人 1935 年在上海参加“左翼教联”和山海工 学团,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前,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后奉党组织派遣,入国民党张发奎部潜伏十年,属中共特别支部。后历任中共粤桂边区党委军事特派员, 粤桂边纵队参谋长。中共粤桂边纵队参谋长。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常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钱学森(1911-2009)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人,生于上海。1934 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 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 年回国,195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 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 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 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 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乌石乡彭家围子人,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 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陕甘支队司令员, 红军前敌总指挥,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 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9 年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定 为反党集团的首要人物。被免去国防部部长职务,停止一切实际工作。1965 年担任建设大三线的副总指挥。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惨遭批斗、关押,于 1974 年辞世。1978 年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同年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他与陶铸同志同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彭黄张周,即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 *《中国当代名人政要访谈述评集》,杨继绳整理,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第 129 至 152 页。
返回至
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父親摔了陶鑄的電話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