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活跃在广州驰骋在粤北(节选)”的源代码
←
活跃在广州驰骋在粤北(节选)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活跃在广州驰骋在粤北(节选) 忆广州艺协剧团 [[阮琪]] '''驰骋在粤北''' 艺协剧团一行16人(其中党员6人),于1938年10月20日离开广州,我们根据地图所指的方向,从花县经龙潭、佛岗等地,步行了10天,才抵达翁源县。沿途日机轰炸,为了避免敌机干扰,我们就在夜间走路。许多人的脚都长了水泡,破了就包起来,继续往前走。 到达翁源时,敌机刚在县城狂轰滥炸过,真是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我们当晚就在街头演出《张家店》、《林中口哨》等剧,演唱和教唱抗日歌曲。群众虽然没有见过日军,但遭日机连日轰炸被害得够苦了,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我们演出《张家店》时,当他们看到日军被有毒的汤面毒死时,无不拍手称快;;高喊::“打倒日本鬼子!” 我们在翁源近郊演出宣传后,便按党领导通知到韶关接受任务。 在韶关,党领导指示我们带领艺协剧团参加国民党第四路军政治部的政工队。党要帮助四路军成为真正的抗日军队,我们仍要运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提高官兵的抗日斗志和加强抗战必胜信心,还要在进步青年中发展党的组织。 我们到四路军后,先后被编到民运工作团、政治大队等单位。我们到过兴宁、梅县、翁源县的三华、三合渡、香泉水、江尾、南浦、龙仙、连平县、忠信镇等地演出宣传,演出过《月亮上升》、《马百计》、《张家店》、《凤凰城》、《空舍清野》、《陈列室》等。 我们晚上演出,白天有时分组下乡宣传。下乡时和群众一起吃番薯,喝饭汤,晚上常常睡在地下,很多同志没有蚊帐,不少人患了疟疾。当时,全德光同志患了较重的恶性疟疾,营养又很差,抵抗力弱,加上医药缺乏,到医院不久就永远离开我们了。 1939年初,第四路军改用第十二集团军番号。这时,艺协剧团许多同志如乔毅、何菲、何芸、何筱静、容小玲、邓宝等先后和我们汇合,艺协剧团党支部增加到14人了。 我们生活流动,常常食不定时,有些同志得了肠胃病。在香泉水集训时,容小玲同志患了急性胃炎而引起胃出血。由于医疗条件不好,年青的生命不幸被病魔吞噬了。容小玲同志是中共党员,是艺协剧团重要骨干和主要演员,她的逝世,我们都万分悲痛。在粤北山区的广场上,几百个正在集训的政工同志,举行悲壮的追悼大会,我们演剧队同志,齐唱挽歌《安眠吧,勇士》,许多同志都泣不成声。 党领导指示我们工作上要争取主动,要请求政治部把我们演出队独立编成一个队,使我们能顺利的进行抗日宣传。经过我们极力争取,1940年夏,批准我们成立艺术宣传大队。我们还争取政治部委任我们的导演陈卓猷同志(中共党员)任大队长。全队40人,以艺协剧团的同志为主(其中中共党员14人)也有部分广州蓝白剧社的同志。 艺宣大队计划到各师巡回演出8个月,同时开展士兵演剧活动,辅导政工人员提高艺术工作水平。 我们巡回演出两个长剧《流寇队长》、《魔窟》和一些小节目,在音乐方面,演唱《保卫黄河》、《打走日本鬼》、《游击队歌》、《丈夫去当兵》、《保家乡》等几十首抗日歌曲。 1940年底,我们开始巡回演出,先到清远城一八七师所在地演出宣传。 1941年初,第七战区成立,我们改名为第七战区艺术宣传大队。 在巡回演出中,我们背着行李,搬运景片道具、灯光、服装等演出工具,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常常一天要步行几十里。当我们到达清远官庄前,队伍遇到倾盆暴雨,负责搬运景片道具的蔡碧青等同志,把身披的雨衣盖在公物上,浑身上下淋得像水人一样,碧青同志因此患了感冒发高烧。到达官庄时,病情严重了,肺部痛得很厉害,是患了急性肺炎。不巧官庄的部队正在换防,无法找部队的军医,官庄是穷乡僻壤,没有医生。派人到清远城买药回来,有药也救不及了。这位忠厚纯朴、坚毅忠实、勤恳好学、侮人不倦、对党一片忠诚的好党员,在抗日救亡的征途上,献出了他的生命。蔡碧青的逝世,是我们艺协剧团一个重大的损失。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把他安葬在官庄的山岗上。我们向官庄群众演出后,就迈着沉重的脚步向他的新坟告別,然后继续踏上征途,共同担负他未完成的历史使命。 我们先后到一五三师、一五八师、六十三军军部、一五七师、一六〇师、一五一师等驻地演出。 我们一般是先到师部(或军部)演出,然后到各团。演出对象主要是部队官兵,也有附近的老百姓。有些驻在前线的部队,驻地较分散,不能集中到团部看戏的,我们便分成小队,背着乐器道具,分头到前线驻地作小型演出。通常是演一些小节目,如《卖梨膏糖》,这个节目只二人,老父拉二胡伴女儿唱歌,歌词内容结合当时当地情况编写的。还有《佐佐木与豆丁夹狼》,这个节目表现日寇日暮途穷的惊恐心理。我们还演唱一些独唱、重唱、齐唱歌曲。 我们在各师、团还举办有关导演、表演、化装、舞台美术等内容的专题讲座,以提高政工人员的艺术水平。 我们还积极开展士兵演剧、歌咏活动,在士兵中抽调部分文娱积极分子集中起来办班,时间是15天,辅导他们排戏。我们选出独幕剧《反正》、《叱咤风云》、《上当了》等剧目给他们排练。又教他们唱抗日歌曲,如《救国军歌》、《大刀进行曲》等。我们还派专人向他们讲授一些舞台装置、化装化妆、表演、歌曲指挥等,边讲授边实习,士兵们热情很高。在排戏、教唱中,我们向士兵们谈抗日救国的道理,讲抗日持久战,分析为什么我们必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这个班开始时,有些军官认为教士兵演戏是白花气力,是“拉牛上树”。但当这个班结业时作汇报演出,出乎他们所料,戏演得逼真动人,歌唱得铿锵有力,还是士兵自己指挥的,军官们笑着对我们说::“牛都能上树啦。” 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这股逆流很快便冲到广东,在前线也有所反映。有一个团就不同意我们上演《流寇队长》,因它的内容是要把不抗日、不爱民的旧队伍改造成为抗日军队的。但经过我们争取,最后还是上演了这个戏。 当我们巡回演出到六十三军军部时,就听说廖锦涛、王珠、邝清辉等同志被捕了。不久,又传来我们艺协剧团何筱静同志(因工作需要调到政工总队工作)被捕了。还有一些政工人员被逮捕,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七战区。 艺宣大队巡回演出的计划还未完成就被调回韶关。我们被编入七战区政治大队。我们艺宣大队独立活动的历史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斗争没有结束,根据党领导指示,撤走了一些锋芒较露的同志,比较隐蔽的同志仍坚持下来,艺协剧团的同志多数仍留在“七政大”继续进行抗日宣传。在这期间,我们和锋社、蓝白剧社一起共同战斗,在广东戏剧活动上,在抗日文艺宣传工作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活跃在广州驰骋在粤北(节选)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