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徐悲鸿原配蒋棠珍 ;却道海棠依旧”的源代码
←
徐悲鸿原配蒋棠珍 ;却道海棠依旧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徐悲鸿原配蒋棠珍 ;却道海棠依旧 丨 我是宜兴人,出身书香门第,豆蔻之年与名门望族查家定亲。做少奶奶,开枝散叶,儿孙绕膝,此生一眼望穿,古井无澜。 可是,命运在我十八岁那年骤然顿笔,突兀得措手不及。 父亲时任复旦大学国文教师,举家迁沪。在上海,前来拜谒的学生络绎不绝,深得父亲赏识的,是徐悲鸿。 徐悲鸿俊朗清瘦,举手投足尽是书卷气,望向我的时候,眼眸里满是酽酽的温柔。 他大约是喜欢我的。 徐悲鸿习画,赠我一幅海棠。“我喜欢海棠般的女子,出尘绝艳,飒爽高贵。” 我抬眼望他,只想到玉树临风。经年习画的飘逸气质,才情与柔情兼备,不经意地暖了近旁的人,蓦地生出想要依靠的错觉。 他走后,我细细摩挲那幅海棠,心下黯然。来年,我将嫁作他人妇,这段少女心事也便如烟了吧。查家少爷纨绔天性,曾向家父讨要考卷答案,品行未见端正。 婚约一纸,缚住我对婚姻全部的想象。 一阵清风,把画作吹拂在地。我赶忙拾起,恰好看到背面小字: 卿若海棠。 心像涨了潮,冉冉蔓延到眼眶,潸然泪婆娑。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情深缘浅,倾慕不过一场徒劳。 恨不相逢未嫁时。 门突然开了。 就像黑夜迷路的孩子,蹲在地上抖肩哭泣,一抬头,却看到了粲然星空。 徐悲鸿站在门口,目如繁星,对我说:“棠珍,跟我走。” 我十八岁,跟一个叫徐悲鸿的男人,逃婚私奔了。 父亲面上无光,令蒋家上下演了场“假出殡”,灵堂遗像煞有介事。人们说活人办葬礼,兆头不好,是大忌。 我却无所谓。 悲鸿和我,是生生世世一双人,黄泉路上都要执子之手,何畏人言迷信。 然而,当我八十高龄,独卧病榻时,方知是我一厢情愿。 “棠珍,从今日起,我为你更名蒋碧薇,放下前尘,从头来过。好吗?” “好。” 为你,情愿撕毁豪门婚誓,割舍父母亲友,更不必说改一个名字。我的爱情像飞蛾扑火,决绝得不留退路。 - 2 - 在康有为的帮助下,我们私奔到日本。悲鸿痴迷日本仿制原画,遇见心仪的,毫不犹豫买下来,积蓄很快用罄。 他四处帮人作画,我做女工,薄薪勉强度日。 十指不沾阳春水,今来为君做羹汤。时光清苦,我却总相信,有朝一日他能出人头地。 彼时流行怀表,我大半个月没吃晚饭,攒钱给悲鸿买了一块。他很感动,做了两枚戒指,分别刻着我们的名字。他常年戴着刻有“碧薇”的那枚,逢人便讲,这是我太太的名字。 后来,我们辗转去了巴黎,他进法国最高国立艺术学校官费留学,我进校学法语。我不是旧式女子,懂得顺应时代潮流,免遭淘汰。悲鸿声名鹊起,我作为徐悲鸿夫人,社交礼仪恰到好处,人们都说是一对璧人。 一日,家中来了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鄙人张道藩,留学法国习画,仰慕徐先生,前来拜访。” “您先请进,悲鸿马上回来。” 他与我攀谈,儒雅而热情。 “您这身洋装很美,上衣是大红底,明黄花,长裙是明黄底,大红花,像一株海棠,雍容华贵。” “张先生过誉,不过是柴米油盐的主妇罢了。”结婚十年,习惯了作灶下婢,“卿若海棠”的比喻尘封太久,几近遗忘。 “您虽不施粉黛,却难掩高贵气度,真可谓淡极始知花更艳。” 悲鸿回来了,我匆匆离开客厅。我怕被张先生眼眸里的火焰灼伤。落花有情,流水无意,此生嫁给悲鸿,旁的人都成了过客,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尔后,张先生寄来一封长信,情意脉脉,表明心迹。 我只复他一行字:先生一何愚,罗敷自有夫。 不久,我们回南京去了。 载誉归来的悲鸿如日中天,任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日子似是苦尽甘来。 满街银杏的时候,姑母病故,我回宜兴省亲奔丧。因着悲鸿盛名,衣锦还乡,当年那出“假丧”也淡成茶余饭后的笑谈。市井之人眼薄,记性也不大好。小城姑娘问我东京和巴黎的模样,我竟记不真切。东京只有家徒四壁,巴黎只有半纸情信,其余,都是悲鸿。 正说着,便来了信: 快回南京吧。你再不来,我要爱上别人了。 - 3 - 南京的冬天凄凄寒寒,不比北方摧枯拉朽,只是清冷,冷得黯然惆怅。徐公馆依然,银杏落尽,乌鸦泣枝丫。 我见到“慈悲之恋”的女主角,孙多慈。 悲鸿的画库,满屋满室都是她。柳叶眉,瓜子脸,弱不禁风的寡欢。我只觉天旋地转,绮丽的颜料如刀似剑,手刃我的心。 我晕倒在自家画室。 醒来,悲鸿坐在床前,小心翼翼地讲:“大夫说你患了猩红热,需要静养。我请假陪你。” 我漠然地看着他:“我要吃冰糕。” “好,我去买。” 他一走,我就泪如雨下。腊月的南京天寒地冻,哪有冰糕卖,何况我在病中,忌生冷。 他对我已不是爱,是愧。 初春,孙多慈送来百棵枫苗,名曰点缀庭院。我知其用心,便令用人折苗为薪。 悲鸿得知,默不作声。到底是心怀鬼胎,处处赔着小心。 绝望日渐蚕食我的爱意。我向来聪慧,却不知自己何罪之有。抛弃锦衣玉食,陪他颠沛流离共患难,略无半点大小姐脾性。我不是抱残守旧的封建女人,逃婚,留洋,学外语,打扮入时,社交得体,燃尽生命去爱他,到头来,仍逃不过糟糠之妻的弃妇之命。 我败给了谁? 踏入孙多慈宿舍之前,我料想她是惊艳的。 可是,当我面向她,心里却是更深的凉意。 “孙小姐,我是徐先生的爱人。我来,只有一句话:请你自重。” 她眼里怯意浓重,怎会如我当年赴汤蹈火。 多年后,她依从父命,嫁与他人,倒也应了我的猜想。 论及容貌、家世、胆略,孙多慈无不在我之下,更比不起我与悲鸿十余载相濡以沫。可偏偏是她,毁了我的婚姻。 我败给了人性。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我的丈夫又开始了热恋。 摘下刻有“碧薇”的戒指,换上镶红豆的黄金戒指,题着“大慈”。 我问他:“你每爱上一个姑娘,就会换一枚戒指吗?” 他不言语。不在乎你,连掩饰都懒得做。 恩情似流沙,一点一滴流逝。我想挽回,却只能坐以待毙,无力回天。 在生命无边的僵局里,进退两难。 - 4 - 分居后,他带孙多慈去了桂林。 为讨好孙父,徐悲鸿登报声明: 兹证明徐悲鸿先生与蒋碧薇女士脱离同居关系。 弃之如敝屣。 回想自己十八岁,义无反顾地私奔,于彼落魄时不离不弃,终了只落得“同居”之名。连被抛弃都要妇孺皆知,满城风雨。 我的高贵揉碎在市井人的舌尖,低微如尘,狼狈不堪。 张道藩再次登门。一别数年,他身居高位,已无少时莽撞。 “张先生还画画吗?” “俗务缠身,鲜有闲情逸致。上次你我欧洲见面,我曾画一幅海棠,现终得机会送与你。” “张先生有心。彼时气盛,负了张先生一片心意。” “我只想今后在旁照顾你,莫让风雨残了一株海棠。” 千疮百孔之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把道藩所赠海棠挂在客厅,旁边是徐悲鸿与我脱离关系的声明。女人易为情痴,须时刻警醒,年华易逝,疮痍永在。 我绝不回头。 果不其然,几年后,徐悲鸿叩响我的门。 深情款款,自说自话。 “我那时年少无知,漠视卿之深情。” “如今已和孙小姐断绝来往,再无羁绊。” “人们说命中注定,我不信。这些年周游列国,方知我心下最惦念的,不过你一人而已。始信命中注定之辞。” “既非圣贤,孰能无过。十多年相守,你竟无一丝眷恋?” “我潜心悔过,想与你重修旧好。碧薇,平生无所系,唯独爱海棠。” “……” 句句直抵我心。多年夫妻,他太了解我的软肋。 可是心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释不易。 我指着墙上那纸声明,冷若冰霜:“破镜难圆。” 徐悲鸿离去。悲伤排山倒海地吞噬我,我终于病倒了。 病床上的一个月,我常自问,倘若给彼此一个机会,会否有不同结局?我的满腔勇气,当真被岁月耗尽了吗?他真心悔改,我初心未变,不如重归于好。 没等我病好,徐悲鸿的启事又见了报: 兹证明徐悲鸿先生与蒋碧薇女士脱离同居关系。 - 5 - 同款启事再度登报,我心里没有震惊,只有可笑。 我该是欠了你几世情债,值得你三番五次中伤。你娶新妻,与我何干,何必示威般昭告天下?声明早年已发,如今又费口舌,何必! 你负我,我沉默,护你声誉,只换来你一再欺辱。 我忍无可忍,一纸诉状,对簿公堂。向徐悲鸿索赔,一百幅画,四十幅古画,一百万元。 他自是输了官司,只得赔付。 你不念旧情,我蒋碧薇绝不会屡屡忍辱苟且。 至此,我与徐悲鸿算是彻底恩断义绝。 八年后,他逝世,听说还揣着我当年节衣缩食给他买的怀表。 或许只是某种凭吊和怀缅,不是爱。 我却还是垂了泪。 道藩见我落泪,问我是否还对徐悲鸿念念不忘。 “这些年我们朝夕相处,算什么呢?”他声音里有凄凉的意味。 “道藩,等我六十岁,我就嫁给你。” 天不遂人愿。我五十九岁时,我们分开了。 道藩写回忆录,没有一字关于我。我不怨他。 他伴在我万念俱灰的时辰,借着他的半星温暖,我才涉过命运的深寒。对他,我只有感念。 分手十年,他病危,我去医院探望。他意识已模糊,只说:“海棠,海棠。”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尾声 - 道藩离世后十年,我寡居台北,读书,写作。 台北温暖,有人情味。我凉薄一世,太贪恋微茫的确幸。剥落过往浮华的锈迹,结束一场无因无果的梦。 《圣经》上讲,上帝即是爱,宽恕不可宽恕之人,并且爱他。 我做不到。 于我而言,悲鸿的伤害不可宽恕,我等凡人,可以忘却,无法原谅。所作《我与悲鸿》,被指字里行间戾气太重,终是断不了嗔痴苦毒。 对于世事,我亦困惑。朱安三从四德,克己复礼,人道封建礼教毒害过甚。我等新女性私奔寻爱,留洋学习与时俱进,仍被视同草芥,成下堂妻。张幼仪包办婚姻不幸,孟小冬自由恋爱亦苦。阮玲玉出身贫贱遭嫌,于凤至大家闺秀亦未守得云开见月明。 是女人之过吗? 说到底,世界是男人的,秩序皆由他们定罢。 我太老了,老到想不通透这些问题。我大约会背负这一生的迷惘,离开人世。 临终前最后一瞥,我看到了床头那张画。道藩的《海棠》挂于客厅,床头的这幅,是我十八岁那年,悲鸿送我的《海棠》。正如我这辈子,道藩只是过客,悲鸿才是归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徐悲鸿原配蒋棠珍 ;却道海棠依旧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