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农夫山泉创始人登顶亚洲首富,揭开了3亿农民工的伤疤”的源代码
←
农夫山泉创始人登顶亚洲首富,揭开了3亿农民工的伤疤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2021-01-13 01、有人说:经济危机,只会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福布斯统计,2020年,六百多名美国富豪的身价,比去年增长5600亿美元。 中国富豪更厉害,财富增长高达7500亿美元。 其中,有两个浙江人格外突出。 第一个人是钟睒睒。 作为养生堂、农夫山泉、万泰生物等数家公司的老板,他2020年身价暴涨709亿美元。 最近,由于旗下公司股价大涨,钟睒睒身价也水涨船高,一举超过马云、马化腾和印度的穆克什-安巴尼,瞬间跃升为亚洲首富。 并且,钟睒睒还挤进世界富豪榜第8位,超越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直逼第7位的股神巴菲特。 第二个人是马云。 去年10月,马云身价一度高达617亿美元。 但前段时间,阿里股价大跌,市值蒸发上千亿,马云身价跌到了500亿左右,比巅峰期整整少了100多亿。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与富豪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底层人的心酸和痛苦。 元旦前后,某互联网大厂23岁女员工,加班到凌晨一点多,半夜在下班路上猝死。 这个猝死的女员工,就职于社区团购卖菜部门,工作强度确实相当大。 有前同事澄清: “我当时在职的时候,经常凌晨两三点下班,时常感觉自己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讽刺的是,“996是福报”的说法,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的,因为还有更多人是007…… 要知道,中国至少有3亿农民工,和1亿个体户。 也有6亿人,月薪1000元以下。 他们每天忙碌十几个小时,也只能赚到一点微薄的收入,用以供养在家留守的孩子,和贫弱的父母。 虽然他们的痛苦,很少登上热搜,却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02、凌晨3点,长沙市岳麓区某菜市场内,摊主谢姐和老公正在整理从批发市场拉回来的蔬菜。 他们对记者说:“你们才来啊,我们2点就去进货了。” 谢姐老公点燃一根烟: 今年生意不好,平台冲击太大了,菜价好,销量不好。 如果线上平台继续增加,线下菜市场就会更难。 说完,他转身从车上搬东西下来:“我们没有技术,现在维持生计都难,还要供养双方老人。” 谢姐把需要送的菜挂上电瓶车,堆得满满当当,艰难骑上去,往几个老主顾那里送货: “原来有十几家,现在只有几家。” 外面下着小雨,谢姐没穿雨衣: “老主顾,质量一定要保证。看我们生意不好,怕我们没饭吃,勉强给点生意做。” 上午8点,回到摊位的谢姐有些无奈,没什么人来买菜。 谢姐说,想过去线上平台接单,但最终没做。 一个原因是太累,另一个是价格太低,进货都进不来。 晚上7点多,忙碌一天的谢姐,回家休息几个小时,凌晨又开始新一轮的奔劳。 可这样的操劳,而今也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就像很多菜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菜,因为价格太低,只能忍痛烂在地里,因为付不起收割的人工钱。 河南周口某村的白萝卜,又到了丰收的季节,但一直没有收购商来。 菜农说:“1毛6分大的,5分小的,前前后后几个月,一亩产萝卜5000斤左右,算下来能卖800元!” 这点钱,可能还比不上很多年轻人的一支口红,或者在餐厅吃一顿饭。 陕西周至,菜农李建文家种了很多菠菜,老两口拉到批发市场,听见0.26元一斤的价格,一旁的老伴忍不住抹眼泪。 本想再等等,可大半天也没有人来买,一车菠菜只卖了26元。 拿着这点钱,李建文和老伴都很难受,为种菜他们前后忙碌四个月,买肥料、种子也用去几百块。 收入抵不上付出,苦累无人看见。 无锡市水澄路,某菜市场的商户张玉兰,自产自销卖菜29年,两人轮流干活,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 “种了这么多年的菜,胃都搞坏了!”张阿姨给记者看胃药。 种菜的苦,很多人想象不到。 三伏天中午要去浇水,除了满头大汗,中暑也是常事;大冬天再冷,也要施肥除草,收割的时候,腰都直不起来。 张阿姨说,我不怕苦,关键是很多菜卖不出去,我家那么好的白菜,还卖不掉,只能扔了。 种菜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卖菜要风里来,雨里去,全年无休。 刘亮程说: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03、30岁的赵启华,是河北农村人,来石家庄9年,最初干室内装修。 后来,朋友介绍他做外墙清洁,他一咬牙答应下来,“那时候才20来岁,年轻胆大。” 可真正做起来,才发现比想象中难多了: 大热天,玻璃外墙就像高温烤盘, 不管多小心,也会烫伤, 有时太阳很大,心直跳,那就是要中暑了, 得立马停下来,有好几次这样的情况。 大冬天,零下十几度也要穿着塑胶衣服, 用冻僵的手,一遍遍喷清洗剂, 用力地刮干净,干完后全身又冷又累。 赵启华说:不怕吃苦,就怕出事。 有一次,跟一个老乡同用一根副绳,老乡的主绳突然断裂,直往下掉,带着他也往下,两人吓得不轻,赶紧喊人帮忙,几秒钟后才控制住。 回到地面,后背全湿了,手心直冒汗,赵启华无奈地说: “主要是为了家人,女儿上2年级,老婆怀了老二,一直租房住,想买房钱又不够。” 在赵启华眼中,可以窥见生活的艰难,要给孩子和家人更好的条件,就得付出许多许多,甚至是拿命去换,而且基本是全年无休。 这是很多人的现状,没有依靠,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尽全力。 广西贺州环卫工黄燕英,凌晨3点,她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一个晚上,地面有很多垃圾,她一刻不停地用力干着,争取在别人上班前扫干净。 一边扫,一边拿出抹布擦洗垃圾箱,总有口香糖黏在上面,她只能拿手一点点抠,多年来,指甲一直是秃的。 3个小时后,她终于把昨晚的垃圾清扫干净,找了一间小店,吃点馒头稀饭: “我从来没有休息过,就是吃饭才坐一会。” 天很快亮起来,黄燕英又在车流和人流中间,不停地扫着…… 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寒来暑往,多少环卫工就这样辛勤地劳动着。 可他们依然收入微薄,一到年老,甚至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12月29日,山东临沂一名环卫工人,在雪地旁边死亡。 老人已经60岁,本是应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却依然来做环卫工人,因为突发心脏病,倒在风雪飘扬的凌晨,直到天大亮才被人发现。 多少老人,年老体衰还要干活,直到无力再干。 因为,中年人上班挣的钱根本就不够,老人扫地补贴家用,能帮衬一点是一点。 “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我儿子天天加班熬夜。”内蒙古的一位环卫工阿姨说。 是啊,人活着,不得不精打细算,能挣一分就拼命挣一分。 04、曾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有个小人物李根健,他是一名送奶工人。 每天凌晨3点,他到奶厂取奶,搬上三轮车,黑夜中一家家送。 大部分订户都是楼梯,他要挨个爬楼,奔跑不知道多少趟,才能送完400瓶奶,每一瓶奶能挣0.25元。 北方的冬天,夜晚零下十几度,他却忙得一身汗水,送完后差不多天就亮了。回到家,匆匆补觉几个小时。 下午,他要去小区搞宣传发传单,拉更多用户。 天快黑时,李根健回到租住的房屋,里面放着几张铁床上下铺,有岳父母、妻子和三岁的儿子。 妻子跟他一样,也是送奶工。 晚上,夫妻俩要去奶站,整理计算所有的订奶,一共800瓶,不能出一点差错,之后,还要计算明天的订单,忙到十点多。 李根健还有一个6岁的女儿在老家,虽然很想接来,但没有钱。 那天,同事大姐来串门,谈起她老家的女儿留下的最后一封信,孩子在信里说: “我已经长大了,不要玩具,只想要妈妈回去。” 之后,大姐的女儿吃了下农药,没能抢救回来。 李根健和媳妇在旁边听着,直抹眼泪,想起老家的可怜女儿。 而他们的儿子,在这里连幼儿园都上不了。 李根健和媳妇去旁边的幼儿园问过,得到的答复是:“他们这种我们是不收的。” 原本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的孩子,不得不被抱走,一路上,孩子都闷闷不乐。 李根健身上,藏着很多底层人的影子。 生活的压力,逼得他们没空去想老家的孩子,要365天干活,才能勉强养活几张嘴巴。 孩子考大学,更是奢望。 对他们来说,生活不仅仅是难,更是疼痛,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揪心和悲哀。 余先龙是重庆地铁施工的一名打孔工人。 每一天,他要下到16米深的井底去挖桩,他的妻子就在上面蹲守,拉石块。 运上来的石块要快速准确地抓住、倒掉,确保不会掉下任何一块,否则他在井里就要受伤。 干这种活几乎全是夫妻档,因为太危险,只有最为信任的夫妻才可以。 每天晚上,余先龙夫妻都要加班到深夜,为给上大学的孩子挣学费。 他一直认为,儿子在某政法大学上学。 去年,余先龙在煤炭厂挖矿,但被拖欠了很久的工资,正在上学的孩子连生活费都没有。 “那时,孩子又要上学又要打工,我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后来,夫妻俩来这里承包一个桩基,如果晚上桩基要注水,他就去别的施工点,找活干。 那天,余先龙去找儿子,父子俩已经三四个月没见面了。 找了很久,才在一间店铺门口看见装扮奇怪的儿子。 原来,儿子因为没钱交学费,只能辍学去挣钱,学校不是名牌大学,只是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 听到真相的余先龙,没有责怪儿子,只是眼里隐隐含着泪光: “不管哪所学校,我看见你在上学就好。” 晚上,看似坚强的余先龙,一个人在钢管旁边流泪。 在余先龙身上,可以看到为孩子拼命的中年人,他们不怕苦累,只想多挣点钱。 在他们心里,能挣钱就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否则,好像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这几乎是每一个底层人最朴实的念想: 自己过得好不好,无所谓,但不能让下一代过得不好。 所以,他们拼尽全力,也要守住那一份执着和信念。 05、前不久,河北唐山一个农民大叔,拉满稻草的三轮车突然起火,火势凶猛。 大叔下意识不是逃跑,而是去拿电瓶,这样才能减少损失。 可他尝试了好几次也不行,越来越猛的烈火差点吞噬他,旁边人赶紧来劝。 大叔只能退出来,颓废悲伤地坐在车旁边。 这一幕,真让人揪心。 在生计面前,人会本能地忘记保护自己。 因为,没有生计,何谈生存。 有的人,需要祖孙三代不断奋斗,才可能抵达罗马。 而有的人,生下来就在罗马,却还在嘲笑别人为何言行怪异、衣衫褴褛。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但至少我们不应忘却、忽视、嘲讽。 正如贾樟柯曾说: “不能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那些被撞倒的人。” ---- [http://zx.mtzxgf.com/aw2/8244d70b06a341118b58ed0c12baf2e0.html?id=0BAFF7FD52444E48B5485569FE044441 农夫山泉创始人登顶亚洲首富,揭开了3亿农民工的伤疤]
返回至
农夫山泉创始人登顶亚洲首富,揭开了3亿农民工的伤疤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